上海博物馆信息化工程是上海市政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项目,整个信息化工程一次设计分成三个阶段实施。一期工程建设初步建立了上海博物馆网站、开发了对外信息发布系统和多媒体信息采集系统、完成了数据库系统的结构设计。二期工程初步实现了上海博物馆的馆藏数字化建设、因特网上相关资源的收集及两方面资源的集成。三期工程在一、二期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基本实现资源管理,共享交流的目标。同时立足于文博多媒体信息服务,使“数字上博”向更高层次发展。
针对国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提供一个开放平台,支持对多媒体数据的采集、创建、管理、存储、归档、检索、传输和显示,其中包括图像、视频、声音、文本、3D模型和电影剪辑等,可复合管理描述藏品各类数字资源信息学术研究资料、考古资料、修复过程等影像。数字资产不仅自身极具典藏价值,是珍贵的数字财富,同时也为国博其他信息化应用提供主动、丰富的数据内容,其应用可涉及馆藏业务管理、文化展示、学术研究、观众服务等多方面。
河南博物院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用于存储、整理、发布博物院现有的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包括文物影像、新闻影像、三维数据、音视频数据等,系统提供图像标注、三维模型标注、标准内容检索等亮点功能,同年制作了“鼎盛中华”网上虚拟展览。
对其藏品系统、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公共关系管理系统、综合导览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在微信公众平台升级、门户网站等方面的建设,满足了上海历史博物馆日常运行的网络宣传需求,上海历史博物馆综合办公系统结合馆内日常办公和业务处理流程,满足日常办公文书收发、人事管理、党政事务、工会管理等办公需求。
基于自定义编目建立藏品目录体系,与馆内业务相结合,同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保护藏品数字化资源、提高资源的安全性,该系统符合当下博物馆藏品的科学管理规范,并结合南京市博物总馆的需求和自身特色,实现了馆藏文物的有效管理,进一步推动南京市博物总管文物数字化、信息化发展。
本次项目包括了数据建设和视频影片,分别为革命旧址建筑三维精细建模和虚拟漫游,新华日报印刷机三维精细建模和三维交互程序开发,红岩景区多视角漫游,以及制作不少于5分钟时长的以南京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为主题的双曲面全三维裸眼3D视频影片。
项目涵盖微信、官网建设、多媒体控制导览系统、全景虚拟展示、数字化展示、视频制作、AR交互、数据库存储、软硬件集成等方面。
基于场馆精确定位,信息定制、数据采集、行为分析,实现导览服务和导览管理。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业务模式进行不同的选择和组合,满足用户对展览导览和管理的需求。
建设内容涵盖数据融合采集平台、数据治理平台、数据可视化平台。将数据作为核心资产来管理和应用,有效提高系统数据资源使用率,有效促进跨部门的业务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基于各类异构数据资源,利用可视化图表进行展示与多维分析,对数据进行监测、汇总与统计,进行管理与服务决策。
此项目结合博物馆观众服务业务,集成微信公众平台接口,升级完善微信服务平台,优化微信原有资源,通过数据技术,提高微信观众服务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使博物馆的微信平台成为有自身特色的服务窗口。
该项目结合馆内日常办公和业务处理流程,满足日常办公需求,为办公室业务实现全馆人事、外事、信息资讯等工作的自动化流转。
项目完成重点场景3D互动和重点展品的3D建模,虚拟教育观展厅模块以及网上教育馆各个模块页面设计和后台管理开发。
针对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造项目所需智能化导览采购项目进行平面系统的识别、智慧导览系统,宣传简介开本进行设计制作。
此项目含两个平台,一是面向博物馆管理和文物保护的业务智慧应用平台;其中包括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藏品管理应用子系统、智能库房管理子系统、办公自动化子系统、文物普查管理子系统、数字资源中心子系统;二是面向社会公众的智慧化服务应用系统及日常服务管理平台,包括观众服务管理平台、多媒体设备集中控制系统、博物馆互联网服务门户、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互联网文博地图、展厅多媒体导览、微信打印现场交互系统。
此次项目将对爱飞客文化展示中心的部分区域进行改造,改造为“筑梦通航 全球聚焦 ”展区,主要分为通用航空历史、通用航空科普、通航技术成果转化三大板块。
以互联网文化传播思维,依托云服务、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无锡地区的文化单位的文化数字产品进行资源整合,组成智慧文化的核心内容。并依托智慧城市和互联网地图服务,建设文化产品服务关联大数据数据模型,以可视化、日程表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一个展示丰富多彩的无锡文化产品公众服务文化平台。实现技术和传统文化传播推广的结合,建立公众文化服务大数据中心,形成一个整体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
本次校史馆项目建设通过图文展板结合多媒体生动展现中共荆门市委党校从1959年起一路走来的建校史。
本项目以三维扫描、360度环视图片拍摄、360度全景拍摄、高清图片拍摄等现代科学采集技术,创建《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抗日战争文物图片展》虚拟现实沉浸式全景漫游空间,建设精品文物的网上三维交互藏品库展示系统;以网络交互技术,将所有文物的数字化图文、馆藏视频资源嵌入虚拟参观场景中,并实现文物和观众的互动;成为一个内容丰富多彩、媒体形式多样、用户界面友好、适合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浏览的虚拟参观系统。拓展文物在文化传播、文化教育、文化交流的应用渠道。
中华艺术宫360全景建设项目的目标主要是通过360全景技术实现中华艺术宫全部展览的采集和数字化,形成不同版本的虚拟场景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需要。
开发数字化集成与互动展示系统, 提高现场的互动体验效果,让文物活起来。搭建周恩来纪念地的数字化研究管理与互联网展示平台的基础,采集和制作效果逼真的数字展品/展项,实现部分藏品的网络传播和虚拟呈现。 建设周恩来纪念地文物资源数据库,提升周恩来相关文献、文物及书籍等数据分析研究能力,以及现场观众互动服务能力,加强革命遗产和红色文物实体的数字化保护。